古代兩軍作戰陣前喊話,聲音如何傳遞?

兩軍對陣起碼相距3、5百步

將帥陣前喊話

如何讓敵全軍聽到?本軍統帥對全軍訓話

聲音亦如何傳達

古代並無擴音器啊!

不解!


這個問題可以分為兩部分加以討論1. 陣前喊話 : 實際上陣前喊話只流行於春秋之前的朝代

以西周初期來說

兩軍交戰

要先遞交戰書約戰

然後雙方到約定地點

相互列陣對峙

然後派使者請戰

需要對方允諾應戰方可出戰. 作戰時

先派勇士罵陣(也就是陣前喊話)

或是有勇士闖營

然後才是正式開始交戰. 到了春秋後期以後

打仗開始變成[兵不厭詐]

[兵者

詭道也]

什麼伏擊

詐兵

用奇

用間

層出不窮

就沒有人有興趣再玩罵陣這一套了. 日後的陣前喊話

就僅見於部分戰役

作為心理戰的一環. 那人喊話

到底能夠傳多遠呢? 實際上這是可以訓練的

基本上經過訓練的人

要讓聲音傳出200公尺是可能的

像是歌劇歌手不用麥克風

唱歌就必須要讓歌劇院內所有人都能聽到. 即使是戶外

也能傳遞相當距離. 至於陣前對全軍訓話

基本上是指揮主將跟各級指揮官的訓話與精神講話

因為士兵們只知道生與死

對於作戰目的不甚了了. 重要的是各級軍官必須有效地管理掌握部隊. 所以實際上並不需要讓全軍都聽到. 2. 指揮作戰 : 至於作戰指揮部份

如果要靠指揮官光用喊的

戰場上一片混亂

武器交戰的聲音

馬嘶人喊

根本就聽不清楚

只可能出現在小部隊戰鬥上. 如果是大型部隊戰鬥

指揮其實是靠旗令與金鼓. 基本上鼓聲為前進

金屬樂器(鑼

鐲等)為後退

所以成語[鳴金收兵]是有根據的

鼓聲與金聲都有緩急之分

告訴士兵們要快速前進或是緩步前進(後退亦然). 而後世的將領又增加了喇叭

號角等來做更細緻的命令

例如金庸在大漠英雄傳中寫道成吉思汗以號角招集兵力

這就是根據史書所寫的. 至於旗令則主要用於主將指揮各部之用

只要事先決定好各部隊的旗幟

指揮部以相同的旗幟發令

相對應的部隊就知道要做什麼. 而在小部隊中

旗令也很有用

例如旗子下垂就表示士兵們要蹲下

豎旗就要起身

旗子往左就左行

往右就右行. 只要透過金鼓旗令

加以訓練就能夠指揮部隊

何必喊破喉嚨呢.
這件事情就要問張飛了

他在長阪坡喊話嚇死過人。

用喊的

邊騎馬邊喊

先總統當年在黃補軍校也是用喊的『邊騎馬』。

全軍都聽到的話就要用

將軍說一句

下面的人跟著附和一句

當然

其實很多人打仗時都不知道自己未何打仗

只知道不殺人就是被殺。

另外對敵軍喊話的話就是大家一起喊摟

古代是用樂器唷

例如戰鼓

號角。

另外有一種東西叫做令牌或令箭

就是用來傳令的

會有一堆人幫拿著那些東西去傳令
心戰喊話自古有之

楚漢相爭時的四面楚歌是代表。

平常軍隊中會桃選一些嗓門大的士兵組成喊話隊

人數自數十至數百不等

金庸筆下的天龍八部在寫遼國政變時就有描述。


求婚大作戰,新娘大作戰,夏日大作戰,求婚大作戰插曲,省錢大作戰,搶救國文大作戰,愛美大作戰,結婚大作戰,越南大作戰,非常完美 奪愛大作戰作戰,勇士,部隊,指揮,歌劇院,兵不厭詐,擴音器,喊破喉嚨,金鼓,層出不窮

忠烈祠|免役體位|成功嶺|體檢|兵役|徵兵制|陸軍|免役證明|常備兵|逃兵|退伍|班長|緩徵|砲兵|新兵訓練|後備軍人|營長|海軍陸戰隊|義務役|飛官|女兵|國防部長|募兵制|國民兵|替代役|裝甲兵|傘兵|步兵|旅長|入伍|蛙人|憲兵|志願役|空軍|點召|排長|莒光日|連長|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8091207176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ye444001 的頭像
    toye444001

    2010世界盃足球賽

    toye444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